「汤申-东海岸线 (汤东线)」是新加坡第六条地铁路线,也是目前最新的一条地铁线,并有SMRT地铁公司营运。汤东线于2020年1月31日通车,开通的第一阶段仅开放了三个车站,分别为兀兰北 (Woodlands North)、兀兰 (Woodlands)、与兀兰南 (Woodlands North)。这条线的第二阶段则原先预计于2020年底通车,后来则因为疫情影响工程进度,最终延后了两次才终于在2021年8月底完工通车。新开通的第二阶段共六站,由春叶 (Springleaf) 至加利谷 (Caldecott) 共六个车站。第二阶段的终点加利谷站同时也是环线的转乘站,瞬间让一开始只有三个车站的汤东线,晋升成为了拥有两座转乘站的路线,连接了两条运量非常高的地铁线:南北线、环线。
汤东线第二阶段通车当天,我们在回家的路途上就稍微绕了一点路,搭了一趟汤东线的列车,从兀兰站到加利谷站转环线。这趟旅程我剪了一段9分钟的影片,欢迎观赏并按赞订阅!YouTube频道会慢慢创建起更多各种内容~
除了影片以外,这篇文章中也会稍微介绍一下这条地铁线历史、将来的开通计划与汤东线所使用的列车。文章下半段则会简单看一下已通车九座车站中的六座车站。
汤申东海岸地铁线简介
要看汤东线的历史就得把时间倒转到二十年前的2001年。当年十月份,新加坡交通部宣布兴建「东区线」,并规划了一条方形环线,其中两个路段将以东西向运行,成为地铁东西线的辅助路线。七年后的2008年,交通部另外宣布了兴建「汤申线」的消息,并把路线大致上规划成地铁南北线的平行路线。就这样再过了四年,这两条线的兴建计划终于拍板定案,最终合并成为了现在的「汤申东海岸地铁线」,而先前规划的方形环线「东区线」则最后合并近了现已全线通车的「滨海市区线」。
汤申东海岸线将以五个阶段分段通车,除了已开通的第一、第二阶段以外,剩下的三个阶段分别预计会在2022年、2024年与2025年通车。第三与第四阶段中间的「建国先贤纪念园站 Founder's Memorial」则会在2027年才开放。届时该路线将成为总长43km,共32座车站的地铁线,并取代目前已全线通车的市区线成为新加坡境内第三长的地铁路线。汤东线也会成为新加坡最长的全地下化地铁路线。在未来,这条线还会继续延伸往樟宜机场,并预计于2040年通车。较有趣的是,有关当局目前的规划是要将现有的东西线樟宜机场支线改建成汤申东海岸线的一部分,至于这个计划最后会否成真就得看接下来10-20年间地铁运输需求的变化了。
此外,目前也以知有计划在春叶站及伦多站 (Lentor) 间兴建多一站,目前已预留了未来车站的位置。
[Source] Wikipedia: Thomson-East Coast MRT Line
使用车型
汤申-东海岸线使用的车辆为「川崎重工-南车四方CT251型电联车」,每列四节车厢。CT251一共将会有91列电联车,目前投入服务的有9列。这款全自动驾驶的列车同时也是新加坡地铁车辆史里第一次有每节车厢单边五道车门的设计,这可以有效加快旅客上下车的速度。
91列电联车中也会有2列装有轨道监测系统,让该线的行控中心能更快速的侦测到地铁路线的任何异样,平常进行路线保养时也可以从这2列车的监测系统中所获取的信息更快速的得知这条地铁在线硬件设施的状况。
[Source] Land Transport Authority, Singapore
这款车型的总载客量为每列1,280旅客,每节车厢的座位配色都不同分别是蓝、黄、红、灰色,博爱座则用不一样的颜色作为区分。车厢里的其他配置则其实跟新加坡其他型号的地铁列车没有差太多。
CT251的每个车门上方也都有设置由三菱电机制造的列车信息显示板。
板上轮流显示汤东线的完整路线图与下一站的站名,站名以三种不同语言呈现。
屏幕上偶尔也会在右边置入广告影片。
车门将关闭时也会显示「Door Closing」提醒旅客不要靠近。
信息板还有多一个功能,那就是在列车到站前用来告知旅客哪一侧车门将开启。分别以绿色箭头跟禁止进入的标志来区分。
该路线的列车皆为自动驾驶设计,前后两端都在紧急逃生出口旁设有瞭望空间。
当列车出现故障或是发生特殊状况时,每班车上的随车人员可以立刻到车头打开这个盖子,然后即可手动驾驶列车。
能站在车头看着列车在隧道里奔驰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感兴趣的一件事。
站在这儿认真地看着列车奔驰于隧道内,莫名有种疗愈感,同时也让人对现代科技的发达感到佩服。
汤东线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 车站
【TE1 兀兰北 Woodlands North】
本站位于新加坡北部,目前车站周围大部分区域尚未发展。但几年后这里会成为通往马来西亚柔佛跨境地铁的转乘站,并也会在站区内设立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关税、移民与检疫站。旅客搭汤东线到此站后,可以非常便利的直接在同一个车站里出境新加坡、入境马来西亚,然后搭上「新柔轻轨」直接进入马来西亚境内的「武吉查卡地铁站 Bukit Chagar」。
车站外的接送区规模也不小,并也看起来预留了拓宽空间。
这也是兀兰北站虽然目前仅服务两间学校的学生,但站外站内的空间却都设计得非常宽敞的原因。未来跨境捷运通车后,这座车站应该会成为新加坡规模最大的地铁站,运量也会十分可观。
就连车站入口的门面也比一般车站来得宽。
到访当天为星期天,车站大厅自然就空无一人,宽敞明亮的走道几年后就会挤满了来往两国的人潮,此时此刻还真难想像。
来到月台层,最突出的莫过于挑高的设计,超有机场的feel。
汤申东海岸线的车站一律使用新的标志系统,其特点包含字体加大、颜色更鲜明、出口改以数字来表现等。有关新的标志系统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写得非常详细。
【NS9 TE2 兀兰 Woodlands】
兀兰站是个与地铁南北线交会的转乘大站,共七个出入口,并也与南北线兀兰站底下最近刚重新开放的公车总站连通。该站周围是个生活机能极佳的区域,其便利度非常高。
出口1、2、3是南北线现有的出入口,位在兀兰中心。出口4也在那附近,但它是汤东线去年新通车时才增加的出入口。此外,在这一区也有从地下化的兀兰公车总站连接与两条线地铁站的连信道。
从地铁站通往公车总站的穿堂层还有非常活泼的壁画作为该站的长期「艺术之旅 Art in Transit」展览,画作里包含了各种交通模式:脚踏车、轿车、卡车、公车、摩托车、地铁等,在这条连接公车总站与地铁站的连信道里极为贴切。
下图中便是通往公车总站的手扶梯。
从公车总站看则是通往「汤东线」的棕色指针。
兀兰公车总站是新加坡最新的地下化公车总站。
兀兰站的出口5、6、7则是通往附近住宅区的出入口。
平常日上下班时段,这几个出口的使用率应该会蛮高的。
接下来到车站穿堂层。
汤东线车站里的验票闸门都是这种新款的闸门,看起来非常有现代感。
已开始营运超过一年半的汤东线兀兰站仍然看起来十分新颖,从小就从兀兰站搭地铁搭到大的我们,踏入这座新车站的月台层仿佛就像进入了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中。
汤东线第一阶段去年通车后,先开放的三个车站其实早就已经把第一、第二阶段的所有车站路都标示在路线图上了,上周第二阶段经过多次延误通车后,终于可以把「兴建中」的贴纸撕掉。
【TE3 兀兰南 Woodlands South】
兀兰南站顾名思义就是位于兀兰南端的新车站。
兀兰南站在第一阶段通车时担当了一年半的终点站责任,并终于在上周卸下了这个头衔。(上图便是首三站刚通车我们去试乘时拍的照片)
但这座车站未来的旅客量也会蛮可观,因为它除了周围有多所学府之外,也服务许多组屋区。并也会在明年开始服务即将投入营运的兀兰综合医院。
下图中出口5就是预留为以后通往医院的连信道 (future connection to hospital)。
去年刚通车时,我们在周六下午到访本站也是人烟稀少的一个情况。
【TE4 春叶 Springleaf】
春叶站为新开通第二阶段的首站。通车当天早上便迎来许多捷运迷抢搭首班列车。
本站站内「艺术之旅」主题充满绿意。这个车站其实也就在春叶自然公园附近,步行前往只需约七分钟。
月台的宽度与其设计就跟其他地铁站没两样。
春叶站的穿堂层。
虽然是新开放的车站,但售票系统仍然混着使用旧与新的售票机。不过现在在新加坡搭公共交通已经全面可以刷信用卡付费,所以我个人也已经多年没使用过地铁站内的售票机了。
出站后来到地面层会发现春叶站在汤申路上段的一边设了一整排的出入口。
这里最有看头的应该就是车站一旁一整排的餐厅、小吃店。
其实对很多人而言,说到「春叶 Springleaf」这个地方,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地铁站、住宅区、自然公园,而是「春叶印度煎饼 Springleaf Prata」,所以汤东线春叶站的通车基本上就有点像是他们的免费广告!
[Source] Mothership.sg
是说… 这家的印度煎饼真的超好吃,各位疫情后有机会来新加坡,不妨来试试!
【TE8 汤申路上段 Upper Thomson】
接着快转到已开通路段的最后第二站:汤申路上段。
本站周围非常多住宅区,并也与一旁的汤申购物中心有连信道连接。
从一号出口离开车站可以直接来到汤申购物中心的门口。原本交通不是很方便的这间购物中心,当天生意明显好很多。
汤东线第二阶段通车的周末,我连续两天都有搭乘汤东线列车。那个周末,依我自己目测,这一站应该是两个转乘站以外,载客率最好的一站。
汤申路上段站的车站穿堂层。
本站的「艺术之旅」主题则是由在车站附近一带长大的画家金健文完成的作品。他从车站附近的自然保护区取得了灵感,在这个车站里各个角落画了88只动物,让旅客们在车站内走动时,也可以时不时看到这些小动物们的踪影。很可爱的一项艺术品~
这一站也有另一点较特殊。该站的英文站名为Upper Thomson,但中文站名则翻译成了「汤申路上段」,而不是「汤申上段」。这大概也是因为新加坡华人普遍把汤申一区成为「汤申路」而不是「汤申」吧,因而造成了中英文站名并不完全一样的情况。
【TE9 加利谷 Caldecott】
列车来到了加利谷站也就抵达了这一阶段的终点站。
列车抵达本站后,会先再往下一站的方向前进一些,然后才透过道岔折返回对向轨道。
本站的「艺术之旅」设计以点字为主,其灵感来源是车站一旁的新加坡视障协会会所。
到访当天,我们其实只是路过要转乘地铁环线,所以在这篇文章里就只稍微放几张加利谷站通往环线连信道的照片。
我们的汤申线二阶段初体验在我们步入环线加利谷车站后也进入了尾声。
很开心新加坡又有一条地铁线通车,这条路线全线通车后,势必会提升许多居住在路线周围人们的通勤体验,让新加坡的公共交通变得更加便利。
第一次在博客里写新加坡地铁有关的文章,希望大家不嫌弃。我也开始练习剪片,希望在未来可以透过博客与YouTube分享更多的交通、旅行题材的文章与影片,也希望大家支持!😊
(全文完)
撰文日期:2021.09.04
取材日期:202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