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来到了广州出差… 照片有两个相册这幺多,5月14日,星期天到沙面岛走走的大半部分照片就在这个《广州、香港出差一周全记录(下)》分享… 5月14日下午1点前来到了沙面… 广州的“外滩”,清朝的时候,这里就租借给了英国和法国,所以留下了这些美丽的西式大楼… 沙面岛上的南边就是广州的母亲河:珠江!
珠江,或叫珠江河,旧称粤江,是中国境内第四长河流,按年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全长2400公里。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以在广州市内段的江中旧有一洲岛名海珠石,所以得名珠江。旧时,珠江广州段江面宽阔,故广州人喜欢称呼珠江为“海”,渡江称作“过海”,江边叫“海皮”。即使到了今天仍保持这种俗称。《维基百科》
沙面岛在历史上曾是英、法两国的租界,18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英法两国选中了这块珠江中的小沙洲(距离清朝闭关锁国时期中国唯一的的外贸区“广东十三行”相当近)作为租界地址,填筑成岛,并于1861年签订租约。岛上西部4/5划为广州英租界,约264亩,东部1/5划为广州法租界,约66亩。各有一桥与广州河北(华界)相通。在之后的大半个世纪里,英法两国取得了在沙面岛上的许多特权,政府相关机构与企业大量移入,主要的领事馆和政治、金融组织都创建在此,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予附近的中国人不公平的待遇,沙面岛因此成为后来中国乃至附近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人士抗议与攻击的目标。如发生在1920年代的广州市民多次反殖民游行,以及越南革命者范鸿泰(Pham Hong Thai)在沙面行刺法属印度支那总督马兰等等。《维基百科》
1942年,日本将对英国宣战后占领的沙面英租界交给亲日的汪精卫政权(一般称汪伪政权)。1943年,法国维希政权退出法租界,交给汪精卫政权。同年,坚持抗日的重庆国民政府另行与英国订约收回英租界。二战结束后,新成立的法国戴高乐政府正式宣布将沙面法租界交还中华民国。1996年,沙面的建筑群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务院将沙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区。《维基百科》
目前,沙面是广州著名的旅游区、风景区和休闲胜地,岛上绿化较好,有古树150多株,空气清新,环境卫生甚佳,可以称得上是广州的世外桃源。建筑方面,多为19世纪末建造,并带有西方风格,基本上都是文物建筑,再加上岛上建有白天鹅宾馆等星级酒店,因此经常可见不少外籍人士在此留连。《维基百科》
沙面露德圣母堂(法语:Chapelle Notre-Dame de Lourdes)是位于中国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岛上的一座小型天主教堂。该教堂建于1889年,占地面积839.75平方米,奉露德圣母为主保,入口处仿哥特式,南边建筑一座圣母山,安放露德圣母像。教堂位于面积仅有66亩的法租界内,在当时广州的法国教徒请求下,法国外交部将该地块免费提供给教会用于兴建教堂和教士的寓所,教堂主要为法国领事馆的职员和在穗法国侨民服务。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被迫中止,1982年12月8日教堂经维修后重开,2010年亚运会前夕按原状修葺。《维基百科》
沙面传统上是各国驻广州领事馆的集中区,但因应领事馆自身规模的扩大和市内其他区域的快速发展,多数领事馆已经从沙面迁出,随着美国领事馆在2013年7月迁往珠江新城,现时岛上只剩波兰领事馆留守。《维基百科》
5月15日,星期天,下午2点钟,我走出了沙面岛… 在六二三路上往西走不远就是十八甫南路,转入十八甫南路直走到上下九就能抵达我的酒店了… 虽然酷热,但是老广州的马路都种满了树,沿着树荫走还是可以的… 经过一家“品好粥”的餐厅,吃个广式蒸米粉当午餐… 还不错哦…
5月16日和17日都是在广州,除了开会外,就是躲在酒店在电脑上工作了… 5月16日,和老板的合作伙伴吃个工作午餐,就在酒店附近的“百岁鸡”… 之前就留意这个小餐厅,因为它的名字,所以那一天就在那边吃了个香滑的白切鸡…
5月17日,星期二,早餐吃了一碗广州传统濑粉… 广州和香港的濑粉主要区别就是粗和细… 广州的很粗,比马来西亚的老鼠粉还粗… 而香港的濑粉很细,有点像我们槟城的 Laksa 粉… 总结,我还是喜欢香港的濑粉…
酹粉,亦叫濑粉(“酹”字粤语文读为“劣”,白读为lai6,音“濑”)始于1850年代,原创地是中国中山。为广东,香港和澳门地区常见的食品。过去以冷饭晒干后,磨粉特制而成。现以粘米为主要原料,加水拌和成稠度适中的粉浆,蒸成细长而有韧性的圆条状透明粉条。广州传统濑粉与香港、澳门做法完全不同。《维基百科》
5月17日晚上,在酒店附近的十八甫南路上的一家小店吃了份腊味煲仔饭… 面向着对面的老广州小房子吃传统腊味饭… 突然感觉时光倒流了…
煲仔饭是广东地区汉族传统名点,广州的街头小巷里,随处都有卖煲仔饭的小铺,香味也会在小巷中飘香。煲仔饭做法既简单又便捷,虽然分量不大,但吃起来既能有肉料,米饭中还带了肉香,那种由煲仔带出的特有饭味,令人食欲大增。煲仔饭源自广东,是以砂锅作为作为器皿煮米饭,而广东称砂锅为煲仔,所以故称煲仔饭,煲仔饭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礼记注疏》等书记载,周代八珍中的第一珍、第二珍和煲仔饭做法一样,只不过改用黄米作原料罢了,可见在当时是很名贵的。按韦巨源的《食谱》上所记,到了唐代叫『御黄王母饭』,是编缕(肉丝)卵脂(蛋)盖饭面表杂味做的,因而更具风味。《百度百科》
5月18日,从广州东站出发前往深圳,在深圳罗湖和人开了个小会议,然后经罗湖口岸离境前往香港… 进入香港后,在罗湖站乘坐东铁前往尖沙咀,下午2点半前入住尖沙咀的假日酒店…
入住酒店后,打开窗口,就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窗口和冷气机,我知道我已经来到了熟悉的香港… 一个很经典的香港印象就在我酒店的窗口前…
在香港的第一天,集中在九龙尖东地区,到尖东的会计师事务所去开会,然后在弥敦道尖沙咀地铁站附近的翠华吃晚餐… 夜晚,还是个热闹的街道,但是现在的弥敦道都是以南亚人为主了… 饭后回去酒店休息,因为这样跑了一天还挺累的…
香港真的什幺都贵… 成本考量,所以假日酒店送给IHG 优悦会至悦精英会员的水果没有了,只是这几块小饼干而已… 哈哈… 更不用说使用行政酒廊的福利了…
5月19日,星期四,在香港的第二天,早上到酒店附近的茶餐厅吃个“早餐套餐”… 发现贵了不少… 二十多元的套餐都没有了,现在都要36元港币左右,一个公仔面(选两样简单的佐料),加一杯奶茶或咖啡… 几年前还有吐司面包一片,才卖24元左右…
吃过早餐后到弥敦道的汇丰银行去更新护照,和见见已经换了两次的“客户经理”… 再赶回去酒店,和老板的合作伙伴碰头前往上环,约了一个他们的朋友了解一下行业的最新情况… 下午再赶回来和以前的旧同事喝下午茶… 因为下午茶吃了个吐司,晚上又不十分饿,所以就跑到翠华吃个鱼蛋粉当晚餐… 在香港的一整天就是这样赶来赶去中结束…
5月20日,星期五,520… 中华民国新旧任总统政权移交的日子,当然出门之前在电视上看了一会儿现场直播… 然后到坐落在中环的香港公司办公室开会去… 开完会,老板的合作伙伴说要吃镛记烧鹅,所以就和他两夫妇去兰桂坊附近的镛记烧鹅吃中饭…
吃过午饭,我就回到酒店退房,拿了行李直接前往香港红磡火车站… 在香港匆匆的三天两夜里,除了开会,就是到银行办理一些事情… 这几天里,发现香港街上的旅客少了,特别是大陆旅客… 还有就是香港的茶餐厅的价钱贵了… 这就是我这三天在香港的最新印象…
5月20日,乘坐下午4点35分的九广直通车(首次尝试)回广州,在九龙红磡火车站出境,然后广东东站入境,还是非常方便的,不用拖着行李出入口岸… 晚上7点10分回到了广州,8点前入住酒店… 还是同样一家广州十甫假日酒店,只住一个晚上,但是他们送来的果篮可是一大箩筐哦…
5月21日,星期六,距离傍晚的航班还有半天的空闲时间,在东莞上班的老朋友 May 过来聚餐,吃了个广州早茶(不早的早茶)… 上一回见面是在上海,这次在广州,下一回呢?不知道在那一个城市了…
鸡公榄 - 是广东省广州市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实际上就是广东特产白榄,是用上好的白榄经过复杂的工艺腌制加工而成的,有甜的。有咸的。还有辣的。甜的是和顺榄,咸的是甘草榄,辣的是辣椒榄。鸡公榄入口清甜爽脆,回味无穷,为广州人普遍喜爱的传统糖果,是目前多数广州本土老人小时候的回忆。鸡公榄的名字源于卖榄人为了吸引顾客注意,把一只色彩缤纷的纸扎大公鸡模型套在自己身上,吹着唢呐叫卖,穿街过巷卖橄榄,而且卖榄人能用唢呐摹拟公鸡的叫声,‘嘀嘀嗒、嘀嘀嗒、嘀嘀嗒、嘀嘀嗒’,用广州话来说就是“鸡公榄、鸡公榄、鸡公榄,鸡公榄”,因此,广州市民称之为“鸡公榄”。卖榄的人会先吹出“嘀嘀嗒,嘀嘀嗒,嘀嘀嗒……”唢呐声,接着就会喊:“鸡··公··榄··有辣有甜有不辣··” 大公鸡模型大小可以依身自定,中间腹背中空;然后将人套在里面,用一条过肩带把彩鸡提起来,人走“鸡”也走。所卖的榄都会放在鸡腔内,味道任选。《百度百科》
5月21日下午2点钟出发前往广州白云机场… 下午5点15分的南航航班将我送回了槟城… 广州、香港出差一周就这样全程结束,当天晚上9点,我又回到了美丽的槟榔屿…